潮评 汇聚热爱奔赴亚运

从八达岭长城到西子湖畔,从北京冬奥会到杭州亚运会,赛事热情正在转化为全动的内在动力。当社交飞盘“飞”出小众圈,当马拉松火遍大江南北,当冰雪运动走出山海关,当“村BA”“村超”“村排”等“乡土味十足”的乡村运动点燃激情,追求健康体魄与精神富有,成为平凡你我拥抱奥林匹克、拥抱亚运的最佳方式。

伏尔泰说过:“生命在于运动。”环顾四周,运动健身理念深入人心,无论是全民露营、时尚骑行、热血攀岩等个性运动,还是跑步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钓鱼等“老牌”运动,享受运动乐趣、锻炼自律意志,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态度。现代科学研究显示,运动不仅会产生多巴胺让你感到快乐,同时也会产生内啡肽消除痛苦。在运动中自我治愈,在运动中体验新奇,在运动中寻求身份认同,以及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,这也是“体育热““健身潮”不断出圈的原因。

人人参与其中、乐享其中,充满快乐色彩的草根运动诠释着体育的本质,全动热潮是迎接亚运最动人的画卷。从耄耋老人到青春少年,从城市到乡野,从专业场馆到街头巷尾,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享受着亚运在身边的喜悦和自豪。体育不仅是兴趣爱好和美好生活的一部分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是生活本身。两年前,“亚运走十城”活动从杭州出发,先后跑过上海、西安等城市,在运动接力中串联起人们共同的体育热情。两年来,运动和健身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有人结伴打卡网红场馆,有人在钱塘江南岸杭州亚运村的道路上欢乐开跑,有人在社区球场挥汗如雨,全民健身蔚然成风,健康中国行动的成效有目共睹。

这种参与感与积极性,离不开顶层设计的不断落地。今年是国务院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实施的第三年,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方面部署,一步步变成了身边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改变。体育运动的内涵与外延,在不断融入生活、融合群众中获得新的阐释,运动健身的肥沃土壤也获得了新的养分。硬件设施的支持,让全民健身活动状况整体持续向好,数据显示,2022年浙江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(不含学生)达到31.04%,相比于2021年的29.58%增加1.46%。

我们无比期待杭州亚运,不仅期待它让整座城市更富美感、更富律动,也更期待它让大家感受跑起来、动起来、拼起来的乐趣。为最大限度提升群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,亚运场馆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功能供给与群众健身需求,坚持“还馆于民”,比如杭州发布了“体育场馆惠民十条”,包括低价免费惠民、公益培训惠民、体育消费惠民等举措,推动全民共享亚运红利。

亚运的脚步越来越近,身边的运动场地、运动达人也越来越多。汇聚热爱、奔赴亚运,让全民健身的滚滚热浪和体育事业的澎湃活力,为人们送来更多健康与快乐。(蓝炜/文)

亚运的脚步越来越近,身边的运动场地、运动达人也越来越多。汇聚热爱、奔赴亚运,让全民健身的滚滚热浪和体育事业的澎湃活力,为人们送来更多健康与快乐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Previous post 525校广播站体育播音稿
Next post 美军B-52再飞临朝鲜半岛韩国称效果“等同于定期部署”